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NUM-0Y4M24D提過「新知識生產術」
如果閱讀過《新知識生產術》的內容
其主要是在述說「架構」的形成
這裡就用架構來說明一下
當我們精通一種領域,建起架構
接觸新事物,自然會先融入已形成的架構
兩者無法相容,新的領域就覺得困難重重
但兩者如果相容,就可能成為跨領域人才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職場上的問題沒有正確的解決方法
所以遇到問題後,詢問的解法很多種
到底要用哪一種解決方法呢?
上大學後才開始「分科分系」
每個科系的教材都不同
但主軸都是透過不同的教材架構邏輯
因為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架構都不同
所以問題才會有各式各樣的解法
比如一本介紹銷售汽車的書籍
但讀者是熟知房產銷售的專家
那這本銷售汽車書籍中的某些觀念
透過這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內化吸收後
或許能產出一本介紹銷售房產的書籍
但如果銷售房產的專家
把銷售的架構擴展並且建構起來
那會發現,汽車和房產都可以融入架構
那他或許會成為銷售的專家
而不在逾限於銷售汽車或是銷售房產
而跨領域的人才,首要條件是精通一種領域
而不是多元發展,樣樣通樣樣不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