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接下來幾篇要寫的內容是偏向經濟學理論
因為小編聽到一位挺有名的周冠男教授
分享一些行為投資學的基礎
也因此打算把一系列相關的內容做個整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再來要聊的是「歸因理論」也稱認知理論
講白話文就是,分析整理因果關係的理論
舉例來說,大雄考試考了零分是結果
可是我們又不想去問大雄這尷尬的問題
「為什麼大雄考試會考零分?」
於是我們就開始想很多原因
可能大雄準備數學,但今天考國語
可能大雄是天才,故意都猜錯的選項
可能大雄運氣不太好,用猜的還能全錯
可能是考試太困難,所有同學都考零分
因為我們開始用很多原因去導入結果
當原因導入結果說的通時
我們就會覺得大雄就是因此才考零分
但是開頭說過,我們怕尷尬不想去問大雄
所以我們永遠不知道大雄考零分的主因
甚至,連大雄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考零分
很多時候,這樣就會導致誤會的發生
假設我們犯了過度自信
再分析因果時,就會認為自己想的一定正確
也會因此造成認知偏誤
就像今天下方的這張魯賓杯
大家覺得是杯子還是人呢? 晚安囉~